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沈鐵梅表示,必須把循環經濟理論用于餐飲業,提倡減少資源利用量和廢物排放量,大力實施材料循環利用,促使經濟、環境與人類的和諧發展。沈鐵梅建議:
嚴格餐飲業準入審批制度。餐飲業應該建立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和審批準入制度。在營業前,對餐飲業的選址、排污設施、污染治理及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和評估,嚴格實行一票否定制度。營業后,還要隨時監督餐飲業所排的廢水、廢氣、廢油和噪音是否達到國家標準。
大力推廣環保新技術和清潔能源燃料,以減少廢氣的排放,減輕城市空氣污染。同時應要求餐飲企業在清洗時采用環保無磷高效洗滌劑,并排入污水處理系統中。
建立餐飲垃圾資源循環利用制度。餐飲垃圾作為一種資源,在生產環節循環使用的潛力很大。地溝油和其他廢棄油類垃圾應統一由有資格的回收公司加工成生物柴油,供給垃圾運輸車使用。
差別化交納城市垃圾處理費。由于餐飲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日益增加的餐飲垃圾已經成為城市環保的重要問題之一。城市的食品加工企業、飲食經營單位、單位食堂等餐飲垃圾產生單位,應像城鎮居民交納垃圾處理費一樣,按照餐廚垃圾的種類、數量等情況,差別化向市政、市容等主管部門繳納餐飲垃圾處理費。繳費標準由財政、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用于餐飲垃圾的回收處理。
倡導和推廣綠色消費理念。餐飲企業應按照綠色飲食標準對所有的原材料進行選擇、加工和烹調,來滿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大力改善現有的生產工藝,節約資源,降低能耗,盡量減少和杜絕使用一次性餐飲器具,實現綠色餐飲的標準化和持續性。同時提倡“剩余打包”的綠色消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