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發展,網上訂餐為人們帶來了用餐新體驗,但是外賣的亂象也隨之而來。昨天,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副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蔡建國提出,要建立網絡訂餐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在訂餐平臺上公示失信商家的信息,信用記錄綁定營業執照信息和個人身份證信息,即使商家換個“馬甲”再上線,以前的信用記錄也要在頁面的顯著位置顯示。
問題:不良商家換“馬甲”經營
蔡建國說,去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曝光了網絡訂餐平臺的“黑餐廳”事件,但現存的網絡訂餐經營亂象依然存在。“比如無證經營,雖然進行過整治,但是但由于網絡訂餐商戶眾多,依然有部分無證經營的商戶存留。一些商戶沒有實體經營門店,食品安全也存在隱患。” 蔡建國認為,網絡訂餐平臺對餐飲商戶具有監管義務,但一些網絡訂餐平臺卻未盡到審核義務。當工商部門對其進行監管時,對于無實體的商戶,因不知其藏身何處,監管起來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對于監管過的商鋪,雖責令其整改,但由于網絡的虛擬性,這些無良商鋪可能借用另外的商家,更換“馬甲”,換個地址及名稱,轉戰其他平臺,繼續接受訂單。
對策:信用記錄綁定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證
蔡建國說,對于網絡訂餐的整治,需要找準網絡訂餐平臺這一突破口。“要提高平臺的服務意識,提升自身管理能力。認真做好餐飲商戶的準入審核工作。提高餐飲商戶的入戶門檻,并積極配合工商、民政、食藥監局等多部門聯動審核。通過對于在線商家定期的資格審查以及不定期的資格抽查,保證商家證照信息齊全、真實,并按照法律規定公示商家登記信息。”同時要做好服務監管,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通過定期檢查入戶商鋪,責令整改出現的問題,同時強化問責機制,責任細化,落實到人。 網絡訂餐如何規范 他認為,建立網絡訂餐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將有利于促進餐飲單位規范自律,提高食品安全。對于涉嫌違法行為、消費者投訴集中或者信用記錄不良的商戶,可以采取調整搜索排名、暫時或永久停止提供平臺服務等措施。“在訂餐平臺上公示失信商家的信息,信用記錄要綁定營業執照信息和個人身份證信息,即使商家換個‘馬甲’再上線,以前的信用記錄也要在頁面的顯著位置顯示,切實做到信用監管。”此外,網絡訂餐平臺還需與網上餐廳在民事責任方面簽訂承擔連帶責任,賠償消費者所受到的損害,并落實極速賠付制度。